居家办公结束后,你或许会期待回到这样的办公室
突然升级的疫情防控让深圳按下暂停键,全市封闭管理之下,公交地铁停止运行,企事业单位一律居家办公——对深圳人而言,无论在写字楼还是在家,只要带着电脑或主机,在哪里工作都不是事儿。
居家办公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反过来,习惯了居家办公的人们重返办公室时,对工作场所又将有什么新的期待?
在连续几个月的居家办公以及随后的辞职潮之后,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者开始希望工作场所也能满足居住条件或需求。过去办公空间那种整齐划一的格子间、通透发亮的照明、色彩丰富的内饰等不再流行,工作场所的设计开始摆脱那种把员工视为容易兴奋激动的孩子或艺术家的极多主义和谷歌式“趣味”美学。
如今,把知识工作者等同于劳工或工匠的主导隐喻已经被灵活、分布式、数字化的远程工作所掏空。第三空间(商场和购物中心等)的标志物,如公共长椅、露天的基础设施和网红打卡点等显得越发古板。
相反,新的工作空间更像是疫情之下的真正的知识工作场所:舒适如家的环境,以及直观的、友好的数字在线界面。工作者们被人性化的互动设计所吸引,而不是身份认同感。
通过柔和但丰富的元素色调,多样化的材质纹理,以及大量、绿意盎然的植物,这种美学表达了人们对家作为社会庇护所对传统定义。